严严冬日,市面上白净透亮的豆腐成了不少市民火锅中的美食。可是如果得知这些白净透亮的豆腐产自臭河边肮脏不堪的小作坊,制作豆腐的原料与喂狗的臭肉、生活垃圾堆在一起,你还敢吃吗?这是昨天记者在对塘沽义和庄路边的一家黑作坊暗访时看到的真实场景。
昨天下午,记者接到读者小苏的举报。小苏说,在义和庄路附近有一家专门生产豆制品的作坊,这家作坊没有任何证件而其生产环境极为恶劣,但由于“价格低、品质好”,作坊生产的豆腐在附近菜场有着很好的销路,他希望监督部门能好好管管。
随后,记者按照小苏的描述,在义和庄路附近一公里处找到了该作坊。记者看到,该作坊居然是由旧猪圈改建而成,作坊门口胡乱堆放着几个巨大的垃圾桶,桶内的豆腐渣和各种垃圾已经开始发臭,而距作坊2米之外还有一条臭水沟。垃圾的臭味加上水沟的臭味,使路人无不掩鼻而行。
记者随后以买豆腐为名对该作坊进行了暗访。刚一进门,一股腐败的臭气便扑面而来,记者看到屋内一片狼藉,卖剩下的豆腐和工人们吃剩的午饭混杂在一起,凌乱地放在桌上。一些盛放豆腐的铁盘和做豆浆的铁桶放在墙边,此时一只肮脏不堪的小猫正在盛豆腐的铁盘上悠闲地打着盹,屋内角落里到处都是猫屎。虽然时值冬日,但员工们吃剩的午饭、胡乱堆在室内的生活垃圾,依旧招来了不少苍蝇。
见到有人进来,一名正在忙着“点”豆腐的工人向记者笑脸相迎,不过,他告诉记者,豆腐还在“点”,要想买下午再来。记者便在屋内转了一圈,发现该作坊根本没有工商部门下发的任何证件,是一家名副其实的“黑作坊”。
记者随后对附近居民进行了采访。一位姓熊的大爷告诉记者,这家作坊已经在这里干了一年多,他们的豆腐在附近的农贸市场销路很好。当记者向其询问是否考虑过这些豆腐的食品卫生问题时,熊大爷则大大咧咧地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目前记者已经向食品监督部门通报了此事,食监部门表示近期会对其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