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美抗衰领域,童颜针被越来越多求美者关注,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医美专家王春红医生,带大家更深入了解童颜针的作用效果及核心逻辑。
作为北京丽扬医疗美容创始人,王春红医生长期关注再生材料的转化和应用。拥有近 20 年医美临床经验的王院长是原空总注射科主任,现航天七三一医院特聘专家。
记者:王院长,童颜针常被称作“胶原激活剂”,但学术界对其机制仍有争议。您如何从科学角度定义它?
王春红院长:童颜针的核心是“生物材料介导的胶原再生” 。其主要成分聚左旋乳酸(PLLA)具有双重作用:
1.物理填充:注射初期,PLLA微球形成临时支架,即刻改善凹陷;
2.生物激活:降解过程中释放乳酸单体,激活真皮层成纤维细胞,促进Ⅰ型、Ⅲ型胶原蛋白有序再生
(关键依据:2025年《Advanced Science》研究证实,PLLA通过调控巨噬细胞中H4K12乳酰化,上调TGF-β3表达,避免TGF-β1过度激活导致的纤维化风险,这是胶原再生的核心调控机制)
与玻尿酸等单纯填充材料不同,童颜针并不是简单地“堆积”体积,而是通过逐步启动机体的自我修复,让组织结构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也是为什么患者常常在注射后的几个月,反而会觉得效果越来越自然的原因。
一、适应症筛选:科学分层诊断法
记者:哪些人真正适合童颜针?
王春红院长:我们采用“三层评估法” :
1.解剖层:中面部SMAS筋膜层松弛伴真皮层变薄
2.材料层:玻尿酸反复填充后出现“馒化”者(需先溶解残留玻尿酸)
3.生理层: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下降导致的胶原流失(PLLA可模拟雌激素途径激活TGF-β通路)
注:年轻女性和年长女性面部组织的对比
(典型案例:一位45岁女性,苹果肌下垂伴法令纹加深。我们溶解其残留玻尿酸后,分3次注射PLLA,6个月后胶原密度得到提升,松垮肉眼可见的改善。)
当然,并非所有衰老迹象都需要通过童颜针来解决。像是单纯的色素沉着、轻度干纹,更适合光电、胶原蛋白或基础护理,一旦涉及到“支撑流失”和“结构下垂”,童颜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二、操作规范:从解剖学到细胞生物学的精准控制
记者:您强调“宁深勿浅,宁少勿多”,这背后的科学逻辑是什么?
王春红院长:这一原则基于两项核心研究:
1.层次精准性:
•深层(骨膜上):80%剂量注射至SMAS层,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进针角度,线形推注形成胶原再生支架
•浅层(真皮深):20%剂量点状注射,控制好单点剂量,避免微球聚集引发肉芽肿(结节率从12%降至<3%)
2.剂量安全性:不同产品的安全剂量会有差别。过量注射会引发乳酸浓度骤升,激活TGF-β1通路导致胶原异常增生(纤维化风险↑37%)。
患者警示案例:一位求美者要求单次注射2ml至泪沟,被我们拒绝后自行在外院操作,2个月后出现皮下硬结。病理活检显示巨噬细胞包裹微球形成肉芽肿。
很多人误以为“剂量越大效果越好”,但再生医学的关键是节奏与平衡。童颜针的效果本就依赖机体自身的胶原生成速度,过量注射只会增加风险,而不会加快效果的显现。
三、联合治疗:基于信号通路的增效设计
记者:为何您常将童颜针与光电项目联合?
王春红院长:本质是“代谢-激活”协同:
1.光电射频:随机分组童颜联合射频/IPL治疗,明显比单独童颜治疗效果好。
2.营养支持机制:联合小分子肽抑制胶原降解酶MMP-1,延长再生效果。
临床数据:90例患者中,PLLA+IPL联合组较单用PLLA的胶原密度提升幅度高52%,且结节发生率归零。
在临床中,我们常常会设计“组合方案”,例如先通过射频或超声类能量治疗改善局部松弛,再利用童颜针建立胶原支架,最后配合外源营养支持维持效果。这样不仅提升了疗效的稳定性,也能延长维持周期。
四、安全壁垒:从分子到临床的全程管控
记者:如何规避再生材料的安全风险?
王春红院长:我们在丽扬医疗建立双重防线:
1.材料筛选:仅选用NMPA认证的PLLA产品;
2.术后管理:注射后5天内每日环形按压5次,促进微球均匀分布(结节率↓90%);
3.应急预案:在档案中提前备注应急措施
对于求美者来说,术后管理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像均匀按压、定期复查,都是决定最终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因素。再生类注射并不是“打一针就好”,它是一项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配合的长期工程。
院长结语:自然抗衰的本质是科学共识
“再生医学不是玄学,而是细胞生物学的精准表达。” 我们20年的临床数据印证:求美者选择医生的核心标准应是三重能力认证——解剖层次的精准把控、材料代谢通路的深度认知(如TGF-β3调控)、并发症的即时处理能力(如肉芽肿)。唯有如此,才能让再生材料真正服务于安全、自然的年轻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