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情况:患者陈某某,男,39岁,公共汽车司机,住宝安沙井,于12月2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经自服药物和门急诊治疗后,无好转,于12月25日入住深圳市宝安某医院治疗,12月26日以"重症肺炎"诊断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12月30日,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患者样本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为阳性。
防控措施:广东省卫生厅已派出临床、防控专家组赴深圳协助开展诊治和防控工作。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该患者有关情况,省卫生厅已将该病例通报香港和澳门卫生部门。
香港疫情:
12月20日,香港发现1只带有H5N1禽流感病毒的鸡只尸体,家禽批发市场销毁近两万只家禽、对全港30个养鸡场进行地毡式搜索,以及加强抽验冰鲜鸡等,全部样本对禽流感呈阴性反应,未发现新的感染个案。
12月23日,香港渔护署公布,17日于天水围裘锦秋中学被捡走的鹊鸲,证实对H5N1病毒测试呈阳性反应。
中国暴发禽流感可能性不大
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人类的威胁有多大呢?"我个人觉得,目前来看,禽流感在人类中爆发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对记者解释道,禽流感在人类中爆发要突破两大屏障。一是种属的屏障。禽流感病毒主要是在禽类流行的病毒,感染到人类的几率相对较小。目前的死亡病例也多为偶发病例。二是在人与人之间流行的屏障。就目前来看,只有极个别的病例是通过人传播的。针对病毒变异的问题,他表示,要根据实际情况,才能判断变异后的病毒能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以及其传播速度。
专家教你挑选安全禽肉
禽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正值易患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冬季,市民应该如何挑选安全禽肉?
农业专家建议,市民首先要看外观,新鲜禽肉皮肤有光泽,肌肉切面有光亮;变质的体表无光泽。新鲜的禽肉眼球饱满,角膜有光泽;变质的则眼球干缩凹陷,晶体混浊。其次,可以用手试试弹性和黏度。新鲜禽肉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经过指压后凹陷能立即恢复;而变质的外表干燥或者粘手,新切面发黏,手按了之后不能恢复原状并留有凹痕。因禽流感病毒在冰冻的肉类中可以存活300天左右,因此冰箱、冰柜里长期储藏的家禽肉最好不要食用。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如果是买活禽现场宰杀,需要仔细挑选。一般说来,健康活禽的两翅紧贴身体,羽毛有光泽,较整齐,肛门处绒毛洁净。而两翅下垂,羽毛蓬松粗乱,肛门灰黑色,沾有白色粪便的多是病禽,不要购买。
鸡蛋先清洁再存放
另据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介绍,不同品种的家禽感染禽流感的几率不同,但目前尚未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与家禽的性别有关,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也可通过鸡蛋传播。
不洁净的蛋壳可能会携带沙门氏菌和禽流感等病毒。残留的鸡粪、鸡毛等看得到的杂物,加上运输过程中的看不到的"二次污染",久而久之都会给健康带来隐患。
专家建议,买回来的鸡蛋在存放前最好装入塑料袋内,以免污染冰箱内的其他食物。如果担心清洗会影响保存质量,可以用干布将沾染杂质物较多的蛋壳擦拭干净,再装袋放入冰箱保存。另外,生或半熟的鸡蛋尽量少吃,最好不吃。
${FDPageBreak}
怎样预防禽流感
专家介绍,禽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目前正处在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如何有效预防人感染禽流感?
1、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3、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是每个市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4、如果所在区域已发现疫情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避免接触染病的禽类,如鸡、鸭;避免与禽流感患者接触;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避免食用活的或未经煮熟的鸡鸭,特别是煎鸡蛋一定要煎透,避免蛋黄不熟。
5、及时而彻底的疫区环境消毒: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热及紫外线均敏感,56℃加热30分钟,60℃加热10分钟,70℃加热数分钟,阳光直射40-48小时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药均可使该病毒灭活。
6、在疫区的人员要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触自己的眼睛、鼻、口;
7、发现有类似流感症状要及时就诊。
什么是禽流感?
通俗地说,禽流感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感冒,是一种禽类呼吸系统传染病。其宿主主要有鸟、鸡、鹅、鸭、火鸡、人。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行性感冒,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中某些亚型毒株突破种属感染人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常见的亚型有H5N1、H7N7和H9N2,其中以H5N1毒性最强。,感染后家禽病死率很高。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很难感染人类,但随着病毒的变异及接触的频繁,禽流感病毒偶尔也会感染到人类,称之为人禽流感。
人禽流感与普通流感症状相似
据了解,人禽流感与普通流感的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两者的感染途径却有很大差别。具体来说,普通流感的传染途径是人间传播,而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途径主要是禽到人的传播,直接接触病死禽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禽流感病例在发病之前都有禽类接触史,或是暴露在被病毒污染的环境中,比如活禽市场等。
人类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专家称暂无疫苗应对
科学家目前尚不确定新病株H5N1-2.3.2.1是否对人类更致命,但他们指出,该病株与原先病毒差异较大,人类针对原先病毒而研制的疫苗对其无效。
香港大学病毒学家佩里斯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一种人用的H5N1备选疫苗,但它无法全面防治新病毒。不过,“这也很常见,H5病毒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必须研发新疫苗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