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专家称放射物核素尚未侵入我国食物链

放射物未侵入我国食物链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昨日表示,目前测出大叶蔬菜上的放射性核素是极微量的,且都是在大叶蔬菜的表面发现的,而并非蔬菜内部,也就是说放射性核素未侵入食物链,发生生态转移。苏旭解释说,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被蔬菜吸收就会污染蔬菜,如果被污染的蔬菜被牛羊吃了便又造成牛羊肉的污染,这

放射物未侵入我国食物链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昨日表示,目前测出大叶蔬菜上的放射性核素是极微量的,且都是在大叶蔬菜的表面发现的,而并非蔬菜内部,也就是说放射性核素未侵入食物链,发生生态转移。

苏旭解释说,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被蔬菜吸收就会污染蔬菜,如果被污染的蔬菜被牛羊吃了便又造成牛羊肉的污染,这样就是生态转移。

据他介绍,目前大叶蔬菜上检测到的放射性碘-131都是很微小的量,沉降到土壤表面的放射性碘-131的量也是非常微小,且土壤是立体的,蔬菜的根茎都在地下,而非土壤表面。

虽然土壤表面的放射性物质可能会渗入地下,但是渗透过程也是稀释的过程,并且蔬菜根茎对放射性物质吸收的转移份额也非常低。

加之放射性碘-131每8天衰变一半,而蔬菜的生长周期都会超过8天,且生态转移还需要较长时间。苏旭表示,即便是发生了转移,量也是极低,甚至检测不到。

低浓度核废液入海污染不大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研究员冯毅表示,针对日本向太平洋排核废液一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尽管日本表示这是超过国家排放标准一百倍,但由于缺乏独立第三方的监督,国际社会并不知道确切的是不是一百倍。

第二,根据国际公约,排放废液应向当事国以及潜在可能受到影响的国家提前通报,内容包括排放废液的总量、性质、浓度,排放的时间地点排放量,对排放海域的监督结果,包括对远洋渔业作业,合法活动的影响等等。

${FDPageBreak}

冯毅表示,据他了解,日本主要通过五个批次作业,从7日开始以每天两千吨到三千吨的速度排放,到8日晚已经排放超过六千吨。废液通过涨落潮,周边海水稀释。

“这样的排放水平也引起各方关切。”冯毅表示,日方表示排放核废液超过法定允许排放量的一百倍,“假如确实是这个量,浓度仍是比较低的,对周边海洋不会造成太大的污染。”

最新发布

京鲁苏菠菜测出放射物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4月9日权威发布:我国内地除云南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地区及东海海域空气中检测出从日本核事故释放的极微量放射性核素碘-131。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空气中同时还监测到更加微量的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

从北京和山东的菠菜,江苏的菠菜和莴笋叶,广东的油麦菜抽检出极微量的放射性核素碘-131,不会危害公众健康。饮用水抽检结果无异常。各地环境辐射水平较前没有明显变化。

放射物未侵入我国食物链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昨日表示,目前测出大叶蔬菜上的放射性核素是极微量的,且都是在大叶蔬菜的表面发现的,而并非蔬菜内部,也就是说放射性核素未侵入食物链,发生生态转移。苏旭解释说,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被蔬菜吸收就会污染蔬菜,如果被污染的蔬菜被牛羊吃了便又造成牛羊肉的污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