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
中国红十字会紧急应对血液供应紧张状
专题:
中国多地“血荒”慌
护士正在从志愿者身上采血。10月21日,4名山东稀有血型志愿者来到北京血液中心献血,这批血液将用于救治一名在北京接受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昆明、青岛、南京……一个“血荒”,让不少城市人心惶惶,京城当下的用血紧张状况也成了市民街谈巷议的话题。日前,采血车开进卫生部院内,卫生部部长陈竺带头献血。目前北京的用血紧张状况是否有所缓解?这种状况会不会影响到临床急救用血?近日,本报记者再次对北京血液中心、医院和市民进行了走访。
市民关注的北京血液库存问题暂时得到了一定缓解。
来自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的数据显示,库存相比上周增长了1000多袋,目前已接近8000袋。但库存和供血压力依然存在,昨早,血液中心又发血2000多袋,比平常多发700多袋。
采血用血同步增长
数据显示,上周六采血量为3115个单位(每个单位200毫升)、上周日为3090个单位、本周一为1900个单位。相比此前,采血量提高不少,但同时用血量也在增长。昨早,血液中心发血2000多袋。“采的多了,但是用的也多。”据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此前医院用血量缺口大,所以采血量上升之后对血液的需求也更大了。往常一般一天1300袋的出血量,昨日竟达到了2000袋以上。
即便如此,血液中心对于医院的用血需求也不是有求必应,“不能完全敞开发。”该工作人员说。目前,血液库存将近8000袋,距离1.2万袋(一周的量)的库存标准还有一定距离。
不会影响临床急救用血
供血出现紧张局面以来,一些病人家属到血液中心进行家庭自助献血,以期换成患者手术所需血型。目前这种情况依然存在,并且在短时间内不会结束。面对家庭自助献血,工作人员也显得很无奈,“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为解决供血紧张的局面,北京血液中心出台6项措施,提高采血量:区县献血办公室启动国家机关、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应急献血队伍参加应急献血;市血液中心增加街头采血点,采血量较大的采血点延长采血时间至晚8时;设立校园流动采血车;“温暖冬季”无偿献血活动提前启动;启用献血者数据库;加强志愿者服务。
卫生部门表示,目前供血紧张的情况不会影响临床急救用血。
${FDPageBreak}
医院现状
【阜外医院】
医生手术中比拼节血技巧
紧张状况:近几日库存每个血型只够用一天
阜外医院是北京的用血大户。今年9月,医院新增手术室和病房,患者数量增加,导致用血更加紧张。
该院输血科主任纪宏文表示,阜外医院每天平均要约100个单位的血,上周基本每天只能约到30至50个单位,本周情况稍有缓解,但仍然紧张,“院长今天又开了一次会,再次强调术中节约用血。”
纪宏文称,因医院长期强调节约用血,目前约有80%的手术能通过对患者实施自体输血来保证其用血。用血紧张也让阜外医院的医生们将节约用血的技术发挥到了最高水平,“医生节约用血的能力是要列入其整体考核的,医生现在比的不仅仅是手术技术,还有节约用血的技巧。”
近几日,阜外医院血库的库存每个血型只够用一天,而这些,也是医院平时通过节约用血的方法后省下来的。院方目前也在动员患者家属献血,医院将视血液紧张程度来决定是否对择期手术进行限制。据纪宏文介绍,在发达国家,献血率能达到4%以上,而我国还不到1%。
【武警总医院】
一年来用血一直紧张
紧张状况:择期手术基本都已停止
武警总医院输血科的严医生表示,医院一般都是头一天约第二天的用血量,正常情况下,武警总医院一般每次约50个单位左右的红细胞。但现在在血液中心基本上每次只能约到15个单位左右的红细胞。目前武警总医院对用血控制得非常紧,择期手术基本上都停了,所有约到的血液都要保障抢救和紧急治疗的病人。
严医生反映,从去年10月开始至今,用血紧张的情况就一直存在,虽然有时候会稍微好点,但一直缓不过来。从武警总医院来说,手术量在逐年上升,今年增长约20%左右,而北京市整个采血情况却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令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下一页:“四宗罪”引发京城用血告急
${FDPageBreak}
他山之石
日本
官员带头无偿献血:日本规定,凡是就任政府厚生省大臣一律献血一次,都、道、府、县官员每年献血一次,超过年龄或因病不能献血的,要到血液中心当一天负责人或是组织一次献血活动。
英国
采供血法规不断完善:法规要求医院输血实验室必须保留有关数据,以确保进入医院血库的血液和血制品的可追查期至少为30年。
美国
加强与团体献血单位联系:有的血站直接把他们的宣传招募部门命名为市场部或销售部,其主要任务就是开拓血源。电话招募也是美国采供血机构常用的另一个主要献血招募手段。美国很少有街头流动献血,即使有一般也只是在教堂和宾馆前进行。
缺血探因
“四宗罪”引发京城用血告急
用血快采血慢
用血增长快、采血增长慢,是造成目前局面的主要原因。北京血液需求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长。与此同时,今年1月至9月采血量增幅仅为2.9%,与需求量增幅相比,尚有7%的缺口。
天降温人没辙
靠天吃饭,结果上个月降温,直接造成血库告急。以西单图书大厦门前的采血车为例,近10天来仅有557人参加献血,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10人。血液中心主任刘江称,阴雨天气温陡降,使献血点周围流动人员大幅减少,影响了街头采血。
预约少没保障
主动上门联系献血的机构少之又少。某区献血办一名工作人员称,往常没有缺血情况时,极少有单位主动联系献血的,我们就像求人办事儿似的。北京90%的无偿献血来自街头流动采血点,预约献血只有10%,这个悬殊的比例势必造成采血量不稳定。
宣传少赶紧抓
自身重视不够、宣传不足。一名区县献血办负责人认为,不能只在缺血时重视,平时就应该抓起来。另据刘江介绍,流动人口和大学生献血者的比例没有外地高,大学生放暑假对采血量确实有一定影响,但并非最重要原因。
${FDPageBreak}
【追访】
北京不会抬高献血“门槛”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血荒重灾区南京,有市民想献200毫升血,却被工作人员以献血量太少为由拒绝。北京血液中心表示,类似“献血遭拒”的事情绝不会在京发生。
据北京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每人每次的献血量为200至400毫升,大多数献血者都是献200毫升。有时候采血工作人员会动员献血者献400毫升,但绝不会强迫多献,更不会以献血量太少为由进行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