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获2010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记者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悉: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领衔的“青光眼临床诊治模式的转变”项目,荣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由葛坚、卓业鸿、刘杏等十位专家共同合作完成的,该项目凝聚着青光眼专科30多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家族性开角型青光眼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共属

  记者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悉: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领衔的“青光眼临床诊治模式的转变”项目,荣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由葛坚、卓业鸿、刘杏等十位专家共同合作完成的,该项目凝聚着青光眼专科30多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家族性开角型青光眼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共属“线粒体病”,P3701L突变基因既可用于家族性青光眼的基因预警与症状前诊断,又可提供药物治疗新靶点,同时率先在国内倡导“个体化综合诊治”青光眼的新模式,即将整合图像分析技术、激光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引流管植入术等结合,转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治疗模式,从而有效提高了青光眼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成功率,并降低了青光眼的致盲率。

  此外,该项目利用siRNA结合纳米技术进行青光眼术后疤痕化的临床难题;项目还证明了中药川穹嗪能有效稳定细胞线粒体、具有良好的视网膜神经元保护作用。该项目发表论文150篇,其中SCI文章30余篇,成果得到了十余家著名眼科医院的应用。

  青光眼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全国眼病患病率为1—2%,该项目已攻克青光眼“发病机制未明、早期诊断困难、干预治疗棘手”的难题,使青光眼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并阻断或延缓患者失明的进度。

  驻地记者徐平鸽 通讯员卢贇凯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悉: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领衔的“青光眼临床诊治模式的转变”项目,荣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由葛坚、卓业鸿、刘杏等十位专家共同合作完成的,该项目凝聚着青光眼专科30多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家族性开角型青光眼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共属